古代学生开学不收学费,兴送礼?
文章导读:导语:新学期开始前,现代学生家长首先得准备一笔费用供孩子上学,我们叫它学费。古代的学生上学学费要多少钱呢?在这笔钱里,首先要考虑的
导语:新学期开始前,现代学生家长首先得准备一笔费用供孩子上学,我们叫它学费。古代的学生上学学费要多少钱呢?在这笔钱里,首先要考虑的孩子...
新学期开始前,现代学生家长首先得准备一笔费用供孩子上学,我们叫它学费。古代的学生上学学费要多少钱呢?
在这笔钱里,首先要考虑的孩子是给老师的“束脩”。
“束脩”,其实是学生给老师缴纳的“学费”,根据学业的不同阶段,又有“入塾费”、“拜师费”或“谢师酬金”等叫法。为什么古人称学费称“束脩”?这与孔子有关。
在古代,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只要是公办的“官学”都是不收学费的。民办的“私学”,如书院、私塾一类学校,有的还是要收学费的,谓之“纳费”,以补充教学经费的不足,提高老师的物质待遇。
早期束脩多为实物,但到后来就是银两钱币一类了,称为“脩金”。给老师送脩金,是古代的一种社会风气有时也是强制性要求。明沈鲤《义学约》规定:“义学束脩,东家具备。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诸学生家不必又具私礼。”
如果学生家里没有钱,可以送粮食替代送钱币。明黄佐《泰泉乡礼·乡校》中有这样的说法:“其束修务从俗加厚。在城大馆官给银二十两,有司以礼待送。在乡则约正等率各父兄出谷及菜钱。”“脩”即肉脯,是用盐、香料等加工制作成的腊肉或咸肉一类干肉;“束脩”,就是10条干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送我10条干肉,我就教你。显然,孔子所言不过是随嘴说说,此后却成了“学费”的代称,进而又成了老师报酬的通称。
在古代,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只要是公办的“官学”都是不收学费的。民办的“私学”,如书院、私塾一类学校,有的还是要收学费的,谓之“纳费”,以补充教学经费的不足,提高老师的物质待遇。
早期束脩多为实物,但到后来就是银两钱币一类了,称为“脩金”。给老师送脩金,是古代的一种社会风气有时也是强制性要求。明沈鲤《义学约》规定:“义学束脩,东家具备。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诸学生家不必又具私礼。”
给老师准备脩金,是“必须的”。如果不给老师送脩礼或是不正常送脩礼,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即所谓:“若待之不以礼及有始无终者,必罚。”所以在古代,不分穷富贱贵,家长都是要给孩子准备一笔束脩的,富家可以多出一些,穷人多少也要表示一下,如“出谷及菜钱”。
除了束脩,如果去外地读书,家长还得给孩子准备一笔路费,这在古代叫“盘缠”。据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引《东汉观记》,东汉时曾任益州太守的王阜,当年欲到犍为县求学,便“取钱二千,布二端”。
束脩、盘缠等都是正常开支,有的土豪家花钱毫不可惜,有的甚至在求学地附近购置房产,一切为了孩子求学。据《后汉书·张霸传》,东汉官员张霸十分博学,乃学尖子,儒生孙林、刘固、段著等慕名而来,为方便请教,他们干脆在张霸家附近各自买了房子。
汉代人这种做法,与当今家长为孩子上个好学校买“学区房”,是不是一个意思,而且这种买学区房行为比现代家长更舍得,仅仅为了与学习尖子住在一起!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又望子成龙心切,想孩子上学,那么古代家长还得准备一笔钱,用来给孩子买学籍。如在清朝,有一种相当腐败的“花钱上大学”现象,不需要参加考试,通过向朝廷捐银纳粮,即所谓“纳捐制度”,便能获得进入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的名额。
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准备这笔不菲的资金。清《国子监则例》有规定,需要纳捐名额时,国子监自行招收的学生(监生),每个名额是银108两;地方官学选拔上来的学生(贡生),每个名额银144两。对困难家来说,就是“砸锅卖铁”,恐怕也凑不出这样一笔“学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