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前的一失误让太平天国走向灭亡
文章导读:导语:天京事变正值西征紧要关头,此时江西局势一片大好,如《中国历代战争史-太平天国》中提到,江西府城八,县城五十余,均为太平军所有
导语:天京事变正值西征紧要关头,此时江西局势一片大好,如《中国历代战争史-太平天国》中提到,“江西府城八,县城五十余,均为太平军所有,至...
天京事变正值西征紧要关头,此时江西局势一片大好,如《中国历代战争史-太平天国》中提到,“江西府城八,县城五十余,均为太平军所有,至于清方,除南昌仅有广信、饶州一路可通文报,尚有赣州、南安远在赣南,仍未易帜耳”,可以说,此时江西已近乎完全由太平军掌控,同时此时已经距北伐军全部灭亡过去了一年零八个月,没有了北伐军来吸引、分散清军注意力,清廷此时已将全部矛头对准了江南,正是双方对峙的重要阶段,而太平天国内部于此时发生内讧,丧失以往的主动权,转入战略防御阶段,终至灭亡,不得不令人叹惋。
论者多以为翼王带走数十万精兵良将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关键因素,然而关键的并不只是带走数十万兵马,还有翼王一部在天京事变前后及过程中的影响,确实,可以说翼王的决定决定着太平天国的命运;另外,我认为翼王远走及翼王在天京事变中的影响仅能占到太平天国由胜转衰原因的2/4(1/4是带走数十万兵马,1/4是影响),还有其他很重要的原因,在后文会详谈。
首先来说翼王一部在天京事变中的影响,先从翼王进军江西后的樟树镇一战谈起,此时距天京事变还有半年时间,此役大胜后,南昌的南下要道被封死,曾国藩孤军守南昌,几乎如同太平军瓮中之鳖,处境艰险,恰此时杨秀清筹划天京的首次解围战,将翼王召回参战,曾国藩才保住一命;其实本可以先攻下南昌,给予曾国藩致命一击,依照曾国藩靖港、九江两次失利后的自杀不难推测出,倘南昌被攻克,曾国藩不是被杀,就是再一次自杀,如此湘军便会缺少主心骨,想发展起来便难上加难,则太平军日后很可能少一个大敌,而且攻下南昌后,在奔赴天京支援也为时不晚,这可以说是翼王的一大失误,将在外,君命有所受,有所不受。此后湘军援军至,湘军于江西复振,渐而收复江西全境,可惜可惜。
待翼王东援,天京解围后,武汉告急,翼王一部西援武汉。正值翼王在武汉与清军僵持之际,天京事变爆发,翼王不得不回天京救驾,放弃援鄂计划,韦俊守武汉已两月,见翼王撤军更加失望,同时造成太平军西征水师船只在此之后全部被焚毁。此处可以说有两大影响,一,武汉,二,水师。罗泽南战死前曾向曾国藩上书,论东南局势,“武汉为枢纽,欲制九江之命,必由武汉而下”,足见武汉之重要性。武汉失守后,湘军便沿江东下,继而攻克九江,太平军九江镇守大将林启荣也战死,湘军便将武汉作为其后方的基地。先取武汉,再下九江,进而逼近天京,历史证明了湘军这一战略的正确性。太平军三次占领武昌(武汉三城之一,其余为汉口,汉阳),又三次失去,只因天京事变,此前努力皆作白费。
再有便是水师,在武昌第三次争夺战中,湘军克复武昌后,焚毁太平军船只,太平军西征水师便收到重创,差点全军覆灭;事隔两年,武汉又失守,情况本来就不乐观的水师又受重创,湘军内湖与外江两部分水师会和,乘胜追击,致使西征水师(几乎占太平军水师的绝大部分)完全消失,千里长江,全部被湘军掌握。说来也是滑稽,水师由太平军起,早期作战中水师凭借其灵活迅捷的特点,多次干扰清军行动,予以痛击,此后湘军见其捷利,才操练水师,湘军从此愈加重视水师,而太平军却不重视水师,以致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水师只能防守,有时甚至连防守都做不好。《中国历代战争史-太平天国》中写到,“湘军平乱,水师居首功”,湘军这一“偷师学艺”,可以说成功的很。
天京事变后,由于洪秀全的猜忌及洪氏权贵的挟持,石达开愤而出京,率军远征,企图夺四川以图大业,倘若此方针得以一直履行,以石达开的才能,定能在四川开创一个基地,由此便可以分散清军注意力,缓解东部压力,同时万一东部不顺,天京政权覆灭,也可保留革命火种。但可惜最初行动不积极,配合不到位,多处受挫,本来翼王便心灰意冷,又加上处处碰壁,到广西界竟产生荣归故里,不再西征的消极想法,途中也因为不和,部队多次发生分化,虽有部队脱离后返回天京参与作战,但发挥的作用也极为有限。在贵县耽误两年可以说是大败笔,既不西进以图大业,也不东返回援天京,导致众叛亲离,士气低靡,所剩部队人数与战斗力均大减,最后仍免不了西征的命运,可怜翼王终于大渡河一役,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灭亡之果,乃有夕日之不坚定而生,咎由自取罢了。
第二,中央的糜烂。洪秀全专用福王、贵王,此二人不仅无能,还贪婪,掌权后趁机敛财,滥加赋税,致使粮商纷纷离开天京,导致米粮不足,可惜了忠王北伐前特地嘱咐,多储米粮以备不测。天京后来被湘军包围,粮食缺乏,全要怪罪这两人。此前两点充分说明了中央的无能,外加洪秀全的迷信昏庸,终至误国(怀疑洪秀全晚期精神病越来越严重)。如安庆失守后,天京方面竟封江阻安庆败兵东下,又严责英王,革其职权,导致英王之死;忠王围攻曾国荃无功而返,洪秀全竟严责并革其爵位;忠王建议迁都,洪秀全言,“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后期全依仗英王、忠王领军,非但没有救济、安抚,反而阻江、责罚,真当时昏庸。
第三,人才的丧失。太平天国本来就因为焚书、反孔等原因,丧失了大批的读书人,而天京事变中北王韦昌辉滥杀无辜,尽诛东王党羽,导致众多人才白白丧失,同时秦日纲、胡以晃等将领也因北王之祸而死。太平天国本就人才不足,又遭此大难,可谓雪上加霜。
第四,叛变。还是和北王有些关系,守武汉的是其胞弟韦俊,北王被诛导致韦俊的投敌,武汉即使是韦俊不投敌,也一样会丢,加上太平军本就鱼龙混杂,会党之众不少,天京事变令很多人失望,不想被杀,叛变投敌便就正常了,如原太平军江北守将李昭寿,还顺便诱降了太平军江浦守将,这些人便成了太平天国的死敌。
最后再提一下太平天国前中期一直不重视的强敌-湘军。最初清廷顾忌湘军,湘军在对抗太平天国过程中一直是客军身份,受到地方的牵制,及至清绿营兵全灭,清廷才不再挟制,地方才全力配合,而当初翼王未能攻下南昌,杀了曾国藩,三河镇一战后又给了湘军喘息的机会,导致湘军最终发展起来,成为太平天国真正的强敌,可谓是不智。
天京事变后,虽然遭受了重创,却也消除了许多弊病,革命之火尚存,然而洪秀全未能做出正确的决定,逼走了翼王,终至革命之火熄灭,可以说,翼王确实是左右太平天国存亡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