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文章导读:直肠给药是医学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给药方法,这种给要的方法便利快捷,能帮助我们快速给药,让药物迅速的进入身体循环的,那么直肠给药的
直肠给药是医学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给药方法,这种给要的方法便利快捷,能帮助我们快速给药,让药物迅速的进入身体循环的,那么直肠给药的优点有哪些呢?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直肠给药的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我们也是要根据情况来使用的,一般的针对人群是儿童。
直肠给药
直肠给药是指通过肛门将药物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的迅速吸收进入大循环 ,发挥药效以治疗全身或局部疾病的给药方法。其主要方法有三:①保留灌肠法, ②直肠点滴法,③栓剂塞入法。
对于大部分的儿童常见病,我们都可以用直肠给药来解决。
对于症状来说,可以治疗发热、咳嗽、喘息、腹泻等症状;对于具体疾病来说,可以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鼻炎、扁桃腺炎、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秋季腹泻、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高热惊厥、水痘、腮腺炎等儿科常见病的治疗。因此有了儿童常见病直肠给药的说法。
一般来说直肠给药的人群都是针对儿童的,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下成人使用的。
直肠给药的优点
一、减轻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儿童(尤其是0-3岁婴幼儿)的肝、肾等器官发育还不健全。口服给药,一般经由肝、肾等器官代谢;而直肠给药是通过直肠的粘膜吸收,直接进入大循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二、直肠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
小儿口服给药不易灌喂,孩子在哭闹时易出现呛药、呕吐,往往影响有效剂量;注射给药,虽有它一定的优点,但不易被儿童接受,且不方便,需在一定条件和操作技巧下才能完成。直肠给药只需让孩子俯卧位,将栓剂轻轻塞入肛门内。
三、直肠给药途径吸收快、起效快
国内外有关人员曾对片剂、胶囊、注射剂、栓剂等四种剂型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研究,结果,直肠给药半小时就能起效,口服约一个小时起效。它们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基本相似,都约4小时。注射给药,吸收快,但消除也快,在体内维持血药浓度时间很短,呈直线下降。
四、直肠给药适用范围
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疾病。
儿童直肠给药注意事项
一、儿童直肠给药的正确体位
临床上多采用以下三种体位给药:(1)侧卧位;(2)截石位;(3)俯卧位。临床多以此卧位给药。
二、直肠给药的方法
首先在给药前20--30分钟让患儿排便,这样既可以增加药物注入后的保留时间,也可以增加药物与直肠粘膜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吸收。然后逗哄患儿,以争取最大限度的主动配合治疗,切记强行给药。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取合适的药物(用量见下表),吸入注射器内,安装好小儿直肠给药导管,将注射器内剩余空气排尽,然后对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预热加温。加温大多采用热水浸泡法,其热水的温度应控制在37℃--40℃之间,浸泡约5---10分钟即可。
去除加温好的注射器,将患儿调整至理想体位,用医用石蜡油涂在直肠给药导管的远端,约2--5cm,再将患儿的肛门周围涂少许石蜡油。然后将给药导管缓缓插入肛门至合适位置(插入深度见下表),将药液缓缓注入直肠内,注射完毕后,轻轻拍打患儿臀部2--3下,同是将给药导管轻轻拔出,叮嘱患儿或家长,让患儿取左侧位静卧5--10分钟,方可自由活动。
直肠给药并非是按照我们的意愿随意给药的,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下面详细介绍下的。
三、注意事项
(1)给药环境温度适宜,安静舒适,争取患儿配合;
(2)操作轻柔快捷,熟练准确,避免直肠损伤;
(3)注意药液温度,不宜过热或过低,以免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应;
(4)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和适应症,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要求皮试的一定要做皮试;
(5)腹泻较重的患儿,暂时不宜采用直肠给药。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直肠给药的相关知识介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直肠给药的情况还是蛮常见的,我们可以根据患儿的情况按需给药,希望以上介绍的情况能帮助患儿很好的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