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健康养生 > 健康养生 名人养生之孔子的养生之道

健康养生 名人养生之孔子的养生之道

来源:全查网 更新时间:2017-11-17 16:19:05

文章导读:导语:我们常说,想养生的话,还得看名人是如何养生的,他们的长寿之道是什么。孔子,相信我们都清楚吧,他是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家,

导语:我们常说,想养生的话,还得看名人是如何养生的,他们的长寿之道是什么。孔子,相信我们都清楚吧,他是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他的很

我们常说,想养生的话,还得看名人是如何养生的,他们的长寿之道是什么。孔子,相信我们都清楚吧,他是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家,他的很多观点都被人们借鉴。同时,孔子它也有自己的一套养生方法,具体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养生之孔子的养生之道

对于孔子,我们都不陌生,都听说过,他是一位世界文明的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些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他还有自己独特的养生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孔子的养生之道吧。

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轻时,血气未定,要警惕的是迷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好斗;年老了,血气衰弱,要知足常乐,莫贪得无厌。

乐观开朗,豁达大度

一天,叶公向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乃尔。”意思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回答: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如此罢了。孔子还经常启发弟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疾,夫何忧何惧?”意思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君子不忧愁,不畏惧,自己问心无愧,有什么值得忧愁和畏惧的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说,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不能产生怨气,要开朗乐观。就是生活困难,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起居有节,遵循规律

孔子是非常讨厌白天睡懒觉的,学生如果是白天睡觉的话,孔子会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他认为我们应该是晚上睡觉这样才能够做到“寝不言”。

孔子在饮食方面有七不吃,即粮食发霉变质不吃,鱼肉腐烂不吃;气味不正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该吃饭的时候不吃;切割得不好的肉不吃;没有调味的酱醋不吃。这就避免了因饮食不当引起的多种疾病。

心存仁善,慈悲为怀

孔子心地善良,胸怀仁慈,并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兴趣广泛,爱好多多

孔子爱好音乐,并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他在齐国听到韶乐章,竟“三月不知肉味”,并谓之曰:“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爱好山水,他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陶冶性情于山水之中。此外,孔子还常习武,精通射御之术。《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可见孔子身强体壮,力大过人,是位文武双全的英杰,也为其长寿打下了健康基础。

看孔子为何长寿

孔子很重视心理健康,他教育弟子们要胸襟开阔,不要患得患失。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也是他的座右铭。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个养生学家。他虽出身贫贱,一生坎坷,却活了72岁,这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是少有的老寿星了。

过去,在人们的心目中,孔子的形象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是个斯文的老夫子。壁画上也把他画成一个文绉绉的干巴老头儿。其实,他是个地地道道身材魁梧的山东大汉。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折合现在的尺码计算,孔子身高当在1.80米以上。孔子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力气过人。《吕氏春秋》上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淮南子》一书曾这样描写孔子,说他勇猛超过着名勇士孟贲,跑起来能追兔子,用力可以推开城门。这虽然有点夸张,但并非无稽之谈。所以,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他是个“千斤大力士”。

据史书记载,孔子之所以能健康长寿,是和他注重养生分不开的。

爱好运动,注重锻炼

孔子爱好体育,喜欢驾车、射箭、打猎、钓鱼、登山、游泳等各种体育活动。《礼记》上记载了孔子射箭时的盛况:“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孔子在曲阜县城内射箭时,围观者形成人墙。《论语·述而》中说孔子“手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他不用网捉鱼而用渔竿钓鱼;爱射天上飞着的鸟而不射落下休息的鸟。要达到如此高超的本领,需经过长期的苦练。

孔子喜爱大自然。他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课余常带学生们去郊游,或爬山,或游泳。

《孟子》一书中记载孔子“登东山百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论语·先进》上记载了一段有趣的对话:孔子问弟子们将来的志向,有的想做官,有的想当司仪,只有曾皙想当个学者或隐士,以便和朋友们及儿童在大自然中嬉戏,在沂水中游泳,在田野上唱歌跳舞,过悠闲的生活。孔子独对他表示赞同。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孔子时常带弟子们在沂水中游泳。他喜欢迎着困难逆流而上,以锻炼毅力。有时子路落在后面,就拼命追赶。孔子见子路超过自己,便鼓励他:“超过了我,好样的!”游累了,便躺在水面上闭目养神,直到黄昏才上岸。

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孔子很重视心理健康,他教育弟子们要胸襟开阔,不要患得患失。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也是他的座右铭。他一生不被人理解到处碰壁,但他始终“不怨天,不忧人”。他要求学生“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不论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家里,都不要有怨气。

有一次叶公向子路了解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孔子说,你何不告诉他,说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呢!

孔子对待挫折和失败,总能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他博学多才,胸怀安邦定国之策,但他周游列国时,未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重用。对此,他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之。他主张为人处世应当“无可争”。

与世无争,其乐无穷

对待悲痛的事,他主张要控制感情,要节哀,要求“哀而不伤”,以不伤身体为宜。这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孔子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在饮食起居方面,孔子也有一套养生的办法。他主张“食无过饱”,就是饭不可吃得过饱。即使有山珍海味,也不能暴食,有美酒也不能暴饮,要适可而止,以免伤身。这同中医“限食长寿”的主张是一致的。

孔子很注意饮食卫生。《论语·乡觉》篇中记载了他的诸多不吃:“食谒而噎,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意思是:发霉的粮食和变质的鱼、肉不吃;食物色不正不吃;味臭不吃;煮不熟不吃;市上买来的酒和熟食不吃。他十分重视营养和烹调技术,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在居住条件上,孔子提倡“居无求安”,即不可过于安逸舒适,以免懒惰和意志消退,否则对身心是不利的。他看到一个叫宰予的学生白天爱睡懒觉,便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

兴趣广泛,生活充实

孔子除了爱好各项体育活动外,他对唱歌和弹琴也情有独衷,并且样样精通。当他欣赏《关睢》、《韶》等乐曲时,常被那优雅的曲调所陶醉。他不仅会欣赏音乐,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歌手。他喜欢和别人一道唱,唱到情浓时,还要再唱一遍,直到尽兴。

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耆寿。”意思是说:有知识有修养的人,喜欢山水,动静自若,陶冶情操,从而获得乐趣和长寿。

孔子主张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他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不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孔子在操劳之余,经常带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正是他重视劳逸结合的表现,更是他长寿的重要原因。

孔子养生的主张及其长寿经验,不是很值得今人重视和借鉴吗?

向孔子学习饮食习惯

孔子作为一名中国史上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其养生之道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中医学科主任杨宏志说,养生贵在坚持,古人持之以恒的坚持及在饮食上的要求,颇值得年轻白领借鉴。

“八不食”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这八不食分为三类

一、色味方面 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

二、食物质量方面 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

三、制作方面 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专家建议:所谓“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对,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冬去春来,天气逐步炎热潮湿起来,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食物腐败变质,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变质发霉食物及不洁瓜果;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有剩饭剩菜应及时放进冰箱,隔餐食物或买回的熟食应重新煮透、热透再吃;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尽量在2-3天内就吃完,不要储存过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饮食卫生方面的操行,不得不说孔子是我们现代人的典范。

此外,孔子提倡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而在《黄帝内经》中也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中的确已经被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围,而且已经没法再离开它们了。杨宏志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时,应注意阴阳平衡,夏季阳热较盛应少吃燥热的食物,冬季则应少吃寒凉的食品。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气”就是主食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专家建议: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恶食”意即挑食、偏食,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按照营养保健要求,膳食中不可忽视食物纤维,膳食上不偏食,荤素结合,粗细搭配。这样就可能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它将极大地促进健康。

《皇帝内经》中说到“兹食肥甘足生大疔”,意思是过量吃肉就会产生疮疡类的疾病,现代研究更是发现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癌症慢性疾病复发密切相关。专家认为,饮食不能没有节制,按照国际标准来说,每餐应1/3是素菜、1/3肉、1/3主食,这样的食物搭配最合理。肉类多了容易产生毒素,损害肝胆,对于有炎症、肝胆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应减少吃肉,甚至是戒肉。

“不撤姜食,不多食”

意思是说,每次餐桌之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夏季吃姜的好处,那么姜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让孔子也大为推崇呢?又该怎么吃才正确呢?

专家建议: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此外,生姜还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中医认为应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和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吃多则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酒量不大,电影《孔子》中他向鲁君请命救下漆思弓后,就有孔子与子路等一班弟子一同畅饮的镜头。不过他都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专家建议:交际应酬中,喝酒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但酒精是肝脏的“克星”,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以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如果避免不了要喝酒,就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空腹喝酒,古语有云“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喝酒前可适当吃些水飞蓟类制剂或辅肝药,减少肝脏的负担;喝酒有度,切忌喝得大醉,以免急性酒精中毒,如在一段时间内喝得特别多的,应注意要定期到医院保健体检。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各位介绍的孔子的养生之道,如果我们也想要身体好的话,不妨学学孔子的养生方法吧。孔子对于饮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大家以后也需要注意哦,话说,病从口入。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