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IT资讯 > 拼多多一步步跌落深渊

拼多多一步步跌落深渊

来源:全查网 更新时间:2018-08-05 09:00:11

文章导读:有人犯了更大的错,那我犯小错就不是错。——这是拼多多的商业逻辑十年前就是这样,现在依然可以这样做,别人没有被罚就不能罚我。——这是

有人犯了更大的错,那我犯小错就不是错。

——这是拼多多的商业逻辑

十年前就是这样,现在依然可以这样做,别人没有被罚就不能罚我。

——这是拼多多的商业底气

7月26日,拼多多在纳斯达克上市;

7月27日,媒体上大量曝光拼多多销售山寨、假冒产品;

7月28日,创维针对拼多多上销售创维假冒产品发表声明;

7月31日上午,拼多多新闻发言人对外界表态,公司已向国家互联网中心发起举报,黄峥发表内部信;

8月1日上午,上海工商局已经开始对拼多多介入调查;

8月1日下午,拼多多召开媒体发布会;

8月2日,美国律师对拼多多发起集体诉讼;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改委发表声明严厉查处包括“傍名牌”在内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其他商标侵权、相关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发现的涉嫌重大违法线索,要对生产、销售等相关环节进行全链条调查处理。

据财新网报道,拼多多遭多家机构做空股票。

一切都太快了,正如拼多多成立2年多就在纳斯达克闪电上市。

如今的拼多多,正一步步跌落深渊,甚至,不排除退市的可能。毕竟不是没有先例,在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对售假惩罚更加严厉的美国市场,可不比中国的环境。

在这之前,是2018年初针对拼多多的“消费降级”的大讨论,以及6月的商家维权,至今都没有化解。拼多多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姗姗来迟的回应并没有阻止事件进一步发酵,也没有拿出“有成效”的作为。

一、股价一泻千里

拼多多太急了,匆匆忙忙“带病”上市。如今舆论从道德层面的讨论,已经变成了法律层面的讨伐。

资本市场的反应很强烈。拼多多上市发行价19美元,最高一度达到27.54美元,市值300多亿美元。刚过7天,拼多多昨日收盘价19.07美元(最低18.62美元,已经破发),市值蒸发100多亿美元,跌了1/3。

拼多多并非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实际上,从年初爆发的“消费降级”舆论危机开始,到今年6月的商家维权,拼多多一直都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只不过并没有“实质性行动”的处理,平台上山寨商品依然在品类首页“琳琅满目”。

一个有意思的事件是,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在回应打假成绩时提到,“拼多多创业第一天就开始投身打假,已下架1070万件问题商品。”,不知道为何,对于下架商品,拼多多用的是“件”,实际上我们从拼多多平台的销量估算,1070万件商品,可能就是几个爆款的销量。

在2年前拼多多成立初期,消费者在购买水果类商品收货后发现已经烂坏的事件早已屡次发生,不过这么多年来,类似事件一直都被当成公关事件处理,拼多多也似乎从来并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的意思。

黄峥也表示过,“今天的风波客观上可能是上市带来的副产品,只是它来的比我想象的要猛烈,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它就来了。”可见,黄峥做了准备,只是危机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的多。

拼多多包括黄峥在内,至今都没有意识到问题有多严重。舆论早已从对商业道德、商业模式,转向对其合规性甚至合法性的探讨。反观黄峥对外公开的表态,还是觉得大众是以段子对其进行嘲讽,可能没有意识到,段子的背后,其实是对其商业模式的严肃批判。

拼多多让中国制造业也很受伤。保护制造业,绝不是无差别的保护所有的品牌厂商、假货厂家、山寨厂商,正确的做法是大品牌就是大品牌,理应享受溢价;小品牌也是品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线下线上都可以销售。

消费者可以选择价格低的小品牌产品,也可以选择高溢价的大牌产品。但作为平台帮助山寨、假货销售是保护制造业的论调,是畸形的。

二、拼多多更大的麻烦在后面

据AI财经社报道,拼多多上多款“碰瓷商标”电视均指向广州番禺大石街道的几家电视制造企业,而这几家企业在业内的名声是:“番禺这个地方,你往外说,货是番禺的,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垃圾货’”。

“早期网购刚兴起时,大石番禺这里就‘疯得一塌糊涂’”,“当时有很多三无产品,没有正规工厂,很多人自己拿回来做,网上发发货,不需要营业执照,3A认证这种。冒风险去挣钱,说难听点就是走在犯法边缘去做。”

在创维发布声明声讨拼多多后,售卖相关产品的商家,拼多多也并没有公布处理方式。那么不禁就要产生疑问:山寨创维下架了,有没有像处理维权商家那样,冻结所属所有店铺,有没有假一罚十?大石街这边的这些类似厂商,拼多多是如何处理的?

多家山寨企业如此集中,一家企业名下多个“碰瓷商标”电视,不知道拼多多是不知情,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给予了某种程度上的扶持?

创维的发声,是否会变成大规模“声讨”的开始,如果其他更多的商家开始采取行动禁止拼多多平台上售卖山寨商品,那么,拼多多“肉眼可见”的大批山寨商品,是不是全部要下架?

在创维发布声明后,拼多多公开对外表示已经下架创维相关山寨产品,但是截至到发稿时,拼多多的平台上依然有大量的小米e家、shrap(夏普正品logo是sharp)、王牌天下等商品,拼多多如果认为山寨创维是不对的,那么小米e家,sharp,三星等商品为何没有下架?是在等声明吗?

▲评论区消费者认为“确实是正品”

每一件假冒伪劣商品的售出,都只是对消费者和品牌方伤害的开始。

山寨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同样会对品牌厂商造成伤害。用户购买行为是基于对原品牌厂商的信赖,如果出了问题,消费者同样会将责任归咎于品牌厂商。

康佳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类“山寨”产品实际上对企业的影响很大。

“有人说四五六线市场不看重品牌和质量,其实才不是。

他们之所以买长得像康佳的,很多时候也是因为信任康佳品牌,希望买个靠谱大品牌,但是他们可能很难分辨一个产品是否是正品。

要是东西出了问题,肯定会影响到我们品牌的美誉度。”

黄峥对山寨和假货的看法,是利用了词义上的微妙差别。但对于消费者,应该如何判定假货:

我认为这是小米,买到的却是“小米新品”,而且有90%的购买者,都被其误以为买的是小米。当绝大多数消费者错把山寨品认成正品,这就是假货。

对于农村消费者(大批家电在宣传上印着明显的乡镇可达,可见拼多多上是商家对其用户人群定位很清晰),我们能看到大批购买山寨商品后的评论是:是正品,品牌机就是好。

不知道针对缺乏正品鉴别能力的人群,大规模销售此类商品,是不是算欺骗?

今天有人卖给你“超熊”,明天你买Prada可能买成“Prada.”。你觉得是骗局,还是自己的问题?法律下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因为价钱不一样就区别对待。国外奢侈品有知识产权,国产品牌就没有尊严了?

如果说电子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对消费者可能造成的伤害是慢性的话,拼多多上售卖的母婴用品,这类对健康要求极其敏感的商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就不仅仅是讨论山寨和假货的区别了,严重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何况还有一些商家的授权书是PS伪造的。

就像小时候吃过的三无食品,就像自己最爱的火锅品牌被曝光循环使用底料油,当时你不知道它的危害,但是等被曝光后,回想过往,不知道你是否选择原谅?

对了,电视机和食品、母婴用品,不知道拼多多上的这些厂家是否通过相关的安全认证?

三、清洗“山寨”商家对拼多多是致命的

2018年的315,央视曝光了大量在乡镇地区销售的诸如六个核桃的山寨品。如今,同类商品大量出现在拼多多平台上。如果之前打假还存在制假售假点多,隐匿难查,那么感谢拼多多,真是个一网打尽的好平台。

在舆论声讨中,拼多多的动作显得十分的缓慢。拼多多的回应没有正视自己的“假货”问题,而是委屈的认为自己只是一个3岁的孩子。

奇怪了,谁规定企业有3年的售假保护期了?

拼多多认为,山寨商品不是假货,言外之意是不予以清理。但是实际上,我们相信,创维不会是第一家,两部委的介入不会任由拼多多继续销售。如果拼多多被要求下架所有山寨商品,那么对拼多多是致命的。

拼多多之所以能从天猫淘宝京东的夹缝中生长到如今的规模,除了拼多多所宣扬的社交电商外,其根基是低价。只要低价,不怕你不来,相反,如果只是社交,你用社交的方式卖京东的产品,和在京东上卖,真的还有竞争力吗?

而拼多多维持平台上低价产品供应的核心,就是能源源不断提供低价商品的这些商家。清除这些商家,是对拼多多商业模式底层根基的动摇。

▲拼多多家电Top100 SKU分布,图片来自天风研究所零售团队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山寨商品在家电品类是销售主力。当然问题不止存在于家电类,不过家电类确实是拼多多SKU里高客单价的了。

有人会认为,拼多多现在体量很大,有3亿多用户,是不是可以迅速转型?清退所有假货、山寨货商家,做一个正品良心平台?

如果拼多多这样做,面临的困难依然严峻。首当其冲的就是短时间内拼多多的SKU会急剧下降。

拼多多有三个选择:

1、品牌清仓模式:和正牌厂家合作,帮助出售一些去库存的商品,但是供应量是否充足未知;

2、只出售正品商品;

3、原先的山寨厂商,放弃“碰瓷”大牌,全部改为自有独立品牌。(前提是商品是符合质量标准的,而原先的消费者是否依然认可这些独立品牌还是个问号。)

是的,大家可能看出来了,拼多多的这三种整改方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拼多多就变成了:1、唯品会;2、天猫;3、严选。

拼多多是从巨头夹缝中生长出来的,获得机会的同时,模式扩展就会受到严重的挤压:巨头在侧,岂容你野蛮生长。

山寨商品,给拼多多带来巨大的生长空间的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隐患。当年智能手机时代,很多山寨品牌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但是同样也随后被市场淘汰,可谓是成也山寨,败也山寨。不知拼多多,时间还来不来得及。

除了山寨商品外,拼多多还面临着品牌侵权,以及被曝光工作人员怂恿店家刷单等问题,6月的维权事件至今还未妥善解决。看来,问题要比黄峥想象的严重的多,不知道黄峥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拼多多从一个创业神话,到遭受舆论风暴;黄峥从一夜之间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列,80后首富,到现在为“拼多多”喊委屈。一切都太快了,如今看来,拼多多正加速跌落深渊。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