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秋膘,4点建议教你get吃肉最佳姿势!
文章导读: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如果现在你非常饿,会选择吃什么?蔬菜水果、大鱼大肉还是平衡的膳食?可能只有极少数人会选择做素食主义者
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如果现在你非常饿,会选择吃什么?蔬菜水果、大鱼大肉还是平衡的膳食?可能只有极少数人会选择做素食主义者,毕竟我们难以抵挡肉类食物带来的美味。
除了味觉上的享受外,肉类食物有哪些优缺点呢?该如何健康吃肉呢?在此之前,需要站在营养学的角度上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吃肉食?
为什么要吃肉?
每种食物都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是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各不相同,它们各司其职,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而肉类是我们获取动物性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和硒的重要来源(如图一)。
图一:2010~2012年对居民膳食营养素的平均贡献率(%)
此外,从富含蛋白质的角度上来讲,水产类、蛋类和大豆类也都可以被划分为高蛋白家族。既然都富含蛋白质,那这些食物所提供的蛋白质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就分别介绍。
红 肉
红肉是指在烹饪之前呈红色的肉,如猪、牛、羊、兔等动物的肌肉和内脏,这类肉又叫畜肉类。生肉的颜色呈现红色,是因为含有血红素,血红素的中间有一个二价的铁离子,它可以和氧气形成配位键,携带着氧气。1个血红素和1个珠蛋白可组成1分子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可以在肌肉和其它组织中存储氧气,进行生物氧化,释放能量。
畜肉中,牛羊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达20%;猪肉较低,一般为13.2%左右。此外,畜肉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要也较接近,利用率高,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宜与谷类食物搭配。
有研究发现,与几乎不吃肉的人(包括素食主义者)比较,摄入肉类较多(≥46.5克/天)的人,其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但是,还有研究表明,红肉对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不一致性,这取决于对照组的膳食组成。用优质植物性食物(即大豆,坚果和豆类)代替红肉会导致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降低。
白 肉
顾名思义,白肉是在烹饪之前呈白色的肉,如鸡、鸭、鹌鹑、鹅等动物的肉,又叫做禽肉。禽肉的蛋白质含量为16%~20%,其中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鹅肉次之,鸭肉相对较低。研究表明,摄入禽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无关。
其实,同一种动物的肉,颜色和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例如,同样是鸡肉,鸡脖子和鸡腿上的肉,就相对比鸡胸肉的颜色红。因为脖子和腿部的运动量比胸部大,需要耗费更多的氧气,所以它们的血红素含量就相对更高。
鱼虾蟹贝
鱼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含有所有必需的氨基酸,因为鱼的蛋白质很容易消化,所以这些氨基酸很容易获得。实验表明,不同种类的鱼所含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耐受性或降低脂类物质的循环浓度。
研究调查表明,胰岛素抵抗的成年人摄入鳕鱼,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每天服用6克的鳕鱼可以改善超重和肥胖成年人的葡萄糖代谢,降低LDL胆固醇浓度。还有研究表明,每天从鱼或牛奶中摄取2.5克蛋白质就足以改善超重成年人的血糖调节,尤其在补充鳕鱼、鲱鱼和牛奶中的蛋白质后最为明显。
蛋 类
鸡蛋是优质蛋白的来源,其中,蛋黄的蛋白含量是15.2%,蛋清的蛋白质含量是11.6%。此外,蛋黄中含有卵黄高磷蛋白,对铁的吸收有干扰作用,所以蛋黄中铁的生物利用率较低,仅为3%。研究表明,鸡蛋摄入(每周3~4个)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微弱,而且适量摄入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无关。
综上,不同食物的蛋白质含量不同,而相同食物的不同部位也含有不同量的蛋白质(详见图二)。这些食物,除了蛋白质的差别外,还有哪些不同?
图二:常见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g/100g可食部分)比较
脂 肪
鱼类中还含有较多的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EPA和DHA,对降低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病风险有重要作用。
禽类脂肪酸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次为亚油酸和棕榈酸。其中,鸡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脂肪酸组成优于畜类脂肪,只要不过量食用,一般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畜肉类中饱和脂肪酸偏高,其中猪肉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
鸡蛋中的脂肪主要集中在蛋黄中,蛋黄中脂肪组成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为主,磷脂和胆固醇的含量也较高。虽然胆固醇含量高,但是摄入也不会明显影响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成为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微量元素
畜肉类维生素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为主,尤其是肝脏中的维生素A尤为丰富,如每100g猪肝含有4972µg 视黄醇,是肌肉含量的100多倍。
禽类中矿物质含量在内脏中含量最高,尤其是肝脏中富含铁,高达10~30mg/100g,并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 鱼虾蟹贝类中维生素A和D含量丰富,矿物质中以硒、锌和碘的含量较高,牡蛎和扇贝中含有较多的锌,河蚌和田螺中含有较多的铁。 鸡蛋的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所以,到底该怎么健康吃肉?
如何健康吃肉?
01.控制量
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显示,从1989年到2011年,我国动物食品的摄入量逐年升高(如图三),且畜肉类的摄入量比例高达54.5%。所以,根据我国国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具体摄入量请参考图四。
图三:1989~2011年成人动物食物摄入量变化(CHNS)
图四:动物性食物的参考重量
02.少红肉
吃肉时,首选水产品,禽类次之,最后是畜类肉。研究表明,不同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对缺血性心脏病(IHD)的发生风险有不同的影响:
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量与IHD的发生风险成正相关; 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酸奶和奶酪的摄入量与IHD的发生风险成负相关; 禽类、白鱼、牛奶和鸡蛋的摄入与IHD的发生风险无显著相关。还有研究表明,随着红肉和家禽摄入量的增加,糖尿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这部分归因于这些肉类中含有较高的血红素铁。此外,站在保护环境的角度上,呼吁大家吃适量的肉,尤其是红肉。因为,生产1kg牛肉可以释放出13.3kg的二氧化碳,相当于燃烧6升汽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如图五)。
图五:生产每1kg食物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含量
03.吃瘦肉
虽然动物性食物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脂肪含量较多、能量高,有些还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所以建议吃瘦肉。此外,为了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建议去皮食用,且避免用煎炸的方式烹调。
04.少加工
烟熏和腌制肉类在加工过程中易遭受一些致癌物的污染,过多食用可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建议少吃或不吃。因为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200多种化合物,在熏制过程中可污染食品,从而增加人体肿瘤的发生风险。
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产品,非健康莫属;而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健康源自一羹一食,建议减少每日肉的摄入量,尤其是红肉,并选择用植物蛋白、乳制品和鱼/贝类代替,每日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以减少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顺便还能保护环境。
[1]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3月
[2]Alshahrani,S.M., Fraser,G.E. et al. Red and Processed Meat and Mortality in a Low Meat Intake Population.Nutrients, 2019,11,622. doi: 10.3390/nu11030622
[3]Hovland IH, Leikanger IS. Effects of low doses of fish and milk proteins>[4]顾其胜,蒋丽霞主编,胶原蛋白与临床医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 .3 ISBN 7 - 81060 - 299 - 3
[5]刘 艳,薛正莲,不同来源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研究,食品工程,2006年第 3 期 9 月出版
[6]Guasch-Ferré M.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Red Meat Consumption in Comparison With Various Comparison Diets>[7]KEY T J, APPLEBY P N, BRADBURY K E, et al. Consumption of Meat, Fish, Dairy Products, Eggs and Risk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 Prospective Study of 7198 Incident Cases Among 409,885 Participants in the Pan-European EPIC Cohort [J]. Circulation, 2019.
[8]Talaei M, Wang YL, Yuan JM, Pan A, Koh WP. Meat, dietary heme ir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 Am J Epidemiol. 2017 May 23. doi: 10.1093/aje/kwx156.
[9]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16
[10]Rohrer, Jürg: ABC of Awareness: Personal development as the meaning of life. Niederurnen: UTD Media, 2007. ISBN 1-4196-8062-5
本文首发: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文小红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