蠇
lì ㄌㄧˋ
◎古同“蛎”。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例 | 力制 | 來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蟹 | 祭A | lĭɛi | lied/liey |
蠇字详细字义
蠇字的意思
蠇字
蠇的意思
蠇字什么意思
【申集中】【虫部】
蠇·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3
《集韻》蠣本字。
又同䘍。𠀤詳本字註。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部】蠇
蚌屬。似螊,微大,出海中,今民食之。从虫萬聲。讀若賴。力制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蝸,此複舉篆文之未刪者也。當依韵會刪。蠃也。蠃者,今人所用螺字。釋魚曰。蚹蠃,螔蝓。鄭注周禮醢人。蠃,螔蝓。許上文蠃下亦云。一曰蠃,螔蝓。此物亦名蝸。故周禮,儀禮蠃醢。內則作蝸醢。二字曡韵相轉注。薜綜東京賦注曰。蝸者,螺也。崔豹曰。蝸,陵螺。蝸本咼聲。故蝸牛或作瓜牛。徐仙民以力戈切蝸。似未得也。力戈乃蠃字反語耳。今人謂水中可食者爲螺。陸生不可食者曰蝸牛。想周,漢無此分别。蠃古多叚蠡爲之。从虫。咼聲。古華切。十七部。舊音當如過。此篆舊在蠯蚌二篆閒。今按蠃卽螔蝓。前文蠃篆下言之。故移使相聯。
客家话:[梅县腔]cai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