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
què ㄑㄩㄝˋ
1、退:却 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却 却 ”)。退却 。
2、退还,不受:盛情难却 。
3、表示转折:我来了,他却 走了。
4、去掉:失却 。了(liǎo)却 。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卻 | 去約 | 溪 | 藥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khiak/qiak | kʰĭak |
◎却 què
〈连〉
(1)用在偏正复句的正句中,提出跟偏句相反或不一致的动作、行为或状况,表示转折,相当于“但”、“但是”、“可是” [but]
一连数日,施恩来了大牢里三次,却不提防被 张团练家心腹人见了。——《水浒传》
(2)“反而”“然而” [at the same time]。如:这个吓得胆战心惊、惶惶不安并满腹牢骚的人…却具有掌权和发号施令的能力
◎却 què
〈助〉
用在动词后,相当于“掉”,“去” [off;out;away]。如:冷却;忘却;失却信心;抛却旧包袱
◎却 què
〈副〉
(1)固然 [admittedly]
好却十分好了,只是一件,这孩儿生下来,昼夜啼哭,乳也不肯吃。——《喻世明言》
(2)再 [then]
却与小姑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却看妻子愁何在。——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坐促弦弦转急。——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又如:却又(再);却再(再)
(4)还 [still]。如:却是(还是)
(5)才 [just]。如:却才(方才)
(6)恰;正 [just]。如:却好(恰好;正好);却如(恰如;好像);却待(恰待;正要)
(7)刚刚 [a moment ago]。如:却才(刚才)
◎却
却 què
〈动〉
(1)(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2)同本义 [step back;retreat;withdraw]
却,节欲也。——《说文》。按:“退也”。
却行仄行。——《考工记·梓人》
吾行却曲。——《庄子·人间世》
怒战栗而却。——《战国策·秦策》
却下而载之。——《仪礼·既夕礼》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愍命》
北救赵而却秦。——《史记·魏公子列传》
已却秦存 赵。
持璧却立。——《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曳笏却立。——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3)又如:退却(向后撤退;畏难后退);却走(退避;退走);却还(退还);却避(退避);却归(退归);却略(退身);却去(后退;离去);却生(后退贪生);却立(后退站立)
(4)除;去 [get rid of]
(5)又如:却扇(古代婚礼行礼时,新娘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却惑(去邪;消除疑难);了却(了结)
(6)避;避免 [avoid]
是时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上,上尊之。——《史记·封禅书》
(7)又如:却老(避免衰老);却死(避死)
(8)拒绝 [refuse]。如:却情勿过(碍着情面推辞不掉);却绝(拒绝);却妆(拒受嫁妆)
(9)回转;返回 [turn back]。如:却回(回转);却望(回头远望);却顾(回顾,回转头看)
(10)反复 [repeat]。如:却论(反复论难);却顾(反复考虑)
but decline refuse step back yet
【子集下】【卩部】
卻
《唐韻》俗卻字。
(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𠀤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
又《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𤰞而退之也。
又《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
又訛作㕁。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九】【卩部】卻
節欲也。从卪谷聲。去約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卪卻也。各本作節欲也。誤。今依玉篇欲爲卻。又改節爲卪。卪卻者,節制而卻退之也。从卪。𧮫聲。去約切。古音在五部。俗作却。
粤语:koek3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kiok7[沙头角腔]kiok7[东莞腔]kiok7[海陆丰腔]kiok7[宝安腔]kiok7[客英字典]kiok7[陆丰腔]kiok7[梅县腔]kiok7
潮州话:kiag4(khiak)
still, but; decline; ret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