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
āi ㄞˉ
1、悲痛:悲哀 。哀 求。哀 叹。哀 鸣。哀 思。哀 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哀 艳(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
2、悼念:哀 悼。默哀 。
3、旧时称死去母亲:哀 子(a.母丧而父存;b.古称居父母丧的人)。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哀 | 烏開 | 影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qai/oi | ʔɒi |
◎哀 āi
〈动〉
(1)同情,怜悯 [pity;sympathize with]
君将哀而生之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2)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3)慰问;哀悼 [express sympathy and solicitude for;mourn or grieve for the deceased]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又如:哀文(哀辞)
(5)哀求 [supplicate;beg]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6)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7)通“爱”。爱护 [care for;cherish]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8)哀叹 [bemoan;bewail]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名〉
姓
哀字详细字义
哀字的意思
哀字
哀的意思
哀字什么意思
◎哀 āi
〈形〉
(1)(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同本义 [grieved;sorrowful]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3)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4)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desolate]
杜鹃啼血猿哀鸣。——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grief mourning pity sorrow
悲 乐
【丑集上】【口部】
哀·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6
《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𠀤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
又《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
又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又《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又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又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又叶於希切,音衣。《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又》山有蕨薇,隰有𣏌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哀
閔也。从口衣聲。烏開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閔也。閔,弔者在門也。引伸之凡哀皆曰閔。从口。衣聲。烏開切。古音在十五部。
粤语:oi1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oi1[台湾四县腔]oi1[梅县腔]oi1[东莞腔]oi1[客英字典]oi1[宝安腔]oi1[沙头角腔]oi1[陆丰腔]oi1[海陆丰腔]oi1
sad, mournful, pitiful; p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