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全查网首页 > 字典首页 > 袪

最新上架

新华字典

输入词语如 拼音五笔仓颉郑码电码四角号码、笔顺编号均可查询

袪的定义

拼音  注音 ㄑㄩ
部首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PUFC  仓颉 LGI 郑码 WTBZ 电码 5925
UNICODE 88AA 四角 34232 区位码  笔顺 丶フ丨ノ丶一丨一フ丶

基本字义

qū ㄑㄩˉ

1、袖口:“掺执子之袪 兮”。

2、举起,撩起:袪 衣请业。

3、同“祛”。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魚平聲開口三等khio/qivkʰĭo

词性变化

〈动〉

(1)撩起 [lift up]

黼帐袪而结组兮。——傅毅《舞赋》。注:“犹举也。”

(2)又如:袪衣(撩起衣服);袪步(举衣而行);袪衣受业(撩起衣服前往受业。形容虚心求教)

(3)摆脱,去掉 [drive off]

童蒙赖焉。用袪其蔽。——蔡邕《郭有道碑文》

伊余乐好仁,惑袪各亦泯。——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

(4)又如:袪除(除去);袪痒(除病);袪荡(清除)

(5)分开 [separate]

合袪于天地神祗。——《汉书》

详细字义

袪字详细字义

袪字的意思

英汉互译

袪字

相关词语

袪的意思

康熙字典

袪字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

〈名〉

(1)(形声。从衣,去声。本义:衣袖)

(2)同本义 [sleeve]

祛,衣袂也。——《说文》

祛尺二寸。——《礼记·王藻》。按,析言之,则袖曰袂,袖口曰祛。”

掺执子之祛兮。——《诗·郑风·遵大路》

羔裘豹祛。——《诗·唐风·羔裘》

左祛挂于博桑。——《楚辞·哀时命》

(晋文公)逾垣而走,(寺人)披斩其袪。——《左传》

(3)专指袖口 [end of sleeve]。如:袪裼(缘饰袖口)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

袪·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𠀤音胠。《說文》衣袂也。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詩·鄭風》摻執子之袪兮。《疏》袂是袪之本,袪是袂之末。《禮·玉藻》深衣三袪。《註》三袪者,謂要中之數也。袪尺二寸,圍之爲二尺四寸,三之七尺二寸。《左傳·僖五年》披斬其袪。

又袖口也。《儀禮·喪服》袪尺二寸。

又《類篇》舉袖貌。《韓詩外傳》孟嘗君明日袪衣請受業。《後漢·班固傳》袪黼帷,鏡淸流。

又《集韻》丘據切,音去。義同。褱字原从罒,不从眔作。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八】【衣部】袪

衣袂也。从衣去聲。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袪,尺二寸。《春秋傳》曰:“披斬其袪。”去魚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衣袂也。鄭風遵大路,唐風羔裘傳皆曰。袪,袂也。按袪有與袂析言之者。深衣注曰。袪,袂口也。喪服記注曰。袪,袖口也。檀弓注曰。袪,袖緣口也。深衣喪服且袂與袪並言。葢袂上下徑二尺二寸。至袪則上下徑尺二寸。其義當分別也。若詩之兩言袪。則無庸分別。定本唐風傳曰。袪,袂末也。此非是。傳下文言本末。本謂羔裘。末謂豹袖。非謂袂本袪末也。从衣。去聲。去魚切。五部。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此義未見其證。方言曰。袿謂之裾。郭云。裾或作袪。按下文云裾,衣袌也。此云袪,袌也。則知古有假袪爲裾者矣。袪得訓袌。故或曰藏去。或曰弆。或曰袪。皆其義也。藏物必去此而藏彼。故其義亦爲攘却。兒寛傳李奇注曰。袪,開也。散也。凡褰開曰袪。若毛傳云。袪袪,彊健皃。亦於从去得義。古無从示之袪。至集韵而後有之。唐石經。以車袪袪。从衣不誤。袪尺二寸。喪服記,玉藻皆有此句。上葢奪禮記曰三字。春秋傳曰。披斬其袪。僖五年左傳文。杜注亦曰。袪,袂也。

方言集汇

粤语:keoi1

客家话:[海陆丰腔]ki1[宝安腔]ki1|[台湾四县腔]ki1[梅县腔]ki1ki2[客英字典]ki1[客语拼音字汇]kia4

English

sleeves; cuff

热门应用推荐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8-2015
苏ICP备12041738号
联系email: 65356537@qq.com应用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