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
tán ㄊㄢˊ
◎〔郯 城〕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談 | 徒甘 | 定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dʰɑm | dam |
◎郯 Tán
〈名〉
古国名 [Tan state]。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酉集下】【邑部】
郯·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徒甘切《正韻》徒藍切,𠀤音談。國名。《說文》少昊之後所封。《春秋·宣四年》公及齊侯平莒及郯。
又《昭十七年》郯子來朝。
又邑名。《前漢·地理志》郯縣,屬東海郡。
又姓。《集韻》郯以國爲氏。通作談。
據考證:〔《昭十六年》郯子來朝。〕謹照原文十六年改十七年。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邑部】郯
東海縣。帝少昊之後所封。从邑炎聲。徒甘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東海縣。東海郡郯,二志同。今山東沂州府郯城縣縣西南百里有故郯城。帝少昊之後所封。前志曰。郯,故國。少昊後。盈姓。按盈卽嬴字。宣四年經曰。公及齊矦平莒及郯。从邑。炎聲。徒甘切。八部。
粤语:taam4
客家话:[海陆丰腔]tam2ram2[梅县腔]tam2[客语拼音字汇]tam2[台湾四县腔]tam2jam2[客英字典]tam2
name of a small ancient principality which was situated in what is now part of Shantung and Kiang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