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ī shēng
注音 ㄒㄧ ㄕㄥ
词性 名词、
动词 基本解释
◎ 牺牲 xīshēng
(1) [a beast slaughtered for sacrifice;sacrifice]∶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岂不闻梁武帝宗庙以面牺牲。——《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2) [sacrifice;give up]∶放弃;舍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他牺牲休息时间为同事们修理收音机
(3) [die a martyr’s death]∶为坚持信仰而死乐牺牲吾身。——清· 林觉民《与妻书》牺牲百死而不辞。牺牲生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牺牲精神
(4) 又如:英勇牺牲
(5) [expense]∶花费掉为增强儿童的体格而牺牲了他的智力
引证解释
1. 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书·泰誓上》:“牺牲粢盛,既于凶盗。”《周礼·地官·牧人》:“凡祭祀,共其牺牲。” 郑玄 注:“牺牲,毛羽完具也。”《国语·周语上》:“使太宰以祝、史帅 狸姓 ,奉牺牲、粢盛、玉帛往献焉,无有祈也。” 韦昭 注:“纯色曰牺。”《汉书·礼乐志》:“河龙供鲤醇牺牲。” 颜师古 注:“醇谓色不杂也。牺牲,牛羊全体者也。”《后汉书·鲁恭传》:“《月令》, 周 世所造,而所据皆 夏 之时也,其变者唯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
2. 指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国语·鲁语上》:“赐女土地,质之以牺牲,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取牺牲以充庖厨,以食天下,故号曰 庖牺氏 。”
3. 泛指用其他动物所作的祭品。 唐 白居易 《自咏》:“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寧争桃李香。”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海外二奇人》:“方伯为坛海滨,陈列牺牲,取 韩昌黎 文读而焚之,鱷鱼遂遁去。”
4. 谓舍弃。《孽海花》第三回:“他既牺牲了一切,投了 威妥玛 ,做了 汉 奸,无非为的是钱。” 老舍 《樱海集·牺牲》:“结婚必须男女两方都要牺牲的。我已经牺牲了那么多,她牺牲了什么?” 沙汀 《凶手》:“于是他牺牲了他的例假,一早便心神不安地等待着他们的会见。”
5. 特指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柔石 《二月》:“她底父亲是为国牺牲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团员有的牺牲,有的退伍,减少到了只余二十三四人。” 李国文 《月食》:“ 伊汝 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 黄河 时牺牲的。”